だけどいつか気付くでしょう その背中には 遥か未来めざすための 羽根があること
但是总有一天会发觉到吧 就在你的背后 有为了前往遥远的未来而萌发的 羽翼存在着
这是一个月前遗留下来的标题了。
彼时的我心态糟糕透顶,想要写点什么,却只能写下破碎的字符和无意义的句子,终于是无法忍受自己的无能为力,一怒选择自闭。关闭了朋友圈,退出了电脑和手机上的知乎、豆瓣和微博,试图用最激烈的方式对抗焦虑。
很遗憾,这当然是没有用的。
但我确实也已发现,我整个人已经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渐渐腐烂,再也写不出流畅完整的文字。这也不能只怪罪于时代,因为这样的堕落也是我的自我选择:每天早上醒来刷刷手机,中午吃完饭先上会网再午睡,晚上总是一边和朋友吹牛一边浪费着时光。规划再也不能完成,也放弃了每日记录工作情况的习惯。于是就日复一日地堕落下去。
只是,不能写文章事小,不能想问题事大。暑假开始的时候在飞机上看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,“肖陶扩”就已经该让我意识到这一点。可直到最近,看到高研院的孔良老师写博客,要我们做“思想的长征”,我才突然惊醒。那篇短文有如惊雷炸响在我的耳旁。
太糟了。
光是看到别人提这个问题,我就已经意识到我的状态有多么的糟糕。无法完整地写一篇短文,无法坐下来一项项地解决任务清单上的事情,乃至无法思考人生、未来与世界,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一样的:我没办法将自己的精神集中起来,它每日涣散在安逸的生活里,像一个无所事事的败家子。而我那糟糕的生活方式,无疑又加剧了这一点,于是便整日变着法子消磨着时间,全然不顾紧迫而残酷的现实。
写到这里,已经无法再继续集中精神,只好起身去洗了个澡,再回来继续写。
上次敲下这个标题是八月底,那时的我仍在洛杉矶燥热的夏天里百无聊赖,可我前几日回家时北京已冷得像深秋。所幸南京仍然还留着夏天的尾巴,此时此刻还有烦人的蚊子从电脑屏幕上爬过,让我可以勉勉强强写完这一篇夏末的回忆。
九月初是CSST的一系列活动,Poster、Final Pre、大会、晚宴,一项一项的日程让我猝不及防,然后在某日戛然而止;暑期的科研工作出现了一点点曙光,却在最后的时刻被自己否认,接着就是一拖再拖,恐怕要被我拖到再无下文为止;回了国,马不停蹄地投入课业和科研中,还接下了新的合作项目——于是,在日历上安排满满的日程,逐条写下学期的众多任务,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在高铁上看完的两部电影算是推进了计划;回家前的最后一个星期,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奖学金答辩,再一次拿到了国奖。然后回家,开始一个残酷的申请季。
人生有失有得是常态,因此对于我这些并不很小的失败我也已见怪不怪。令我惊讶且不安的是,对于成功,我的反应越来越淡,甚至连国奖也无法给予我精神上足够的刺激——这是真实的苦恼,可几乎没有人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我。三年三次高额奖学金答辩,第一年仅仅是侥幸入围了答辩就已让我开心了一礼拜;第二年意气风发,拿下全年级综排第一,毫无悬念地拿下国奖,也让我接下来的几天兴奋不已;可到了今年,答辩之前就基本知道自己能稳拿国奖,所以无论是答辩还是最终的结果公布的时刻,都只是很平静地笑一笑,一个小时后就一切如常。
成功的阈值被调得太高了,我想。三年,不,从小学四五年级起至今已是十二年的努力,让我一步步从“众人”中逐渐显出来,从小地方的小学,走到最好的初中、最好的高中、最好的大学,我始终以最优秀的学生(诚实地说,最优秀学生的几分之一,但几不太多)的身份离开。外人看来这当然是好事,但对我来说未必。每走一步,我就感觉少了一分退路,标记“失败”的那条基准线离自己越来越近;另一方面,糖果越来越少,也越来越难从生活中尝到甜味了。这样的轨迹还能保持到何时呢?下一次,走到将要去的graduate school,面对整个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,我还能做到吗?做不到的话,我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呢?
我不知道。
曾博可以把人生之一切不如意归因于高考的失败,归因于没有复读,所以他可以说“我没有…我没有…我没有…我不能…我不能…我是傻逼。”我呢?我能怪罪于谁?怪我前二十二年的成长环境里的人都太温柔,没有给我以残酷人生的教育吗?当我因为只能成为一个不那么优秀的人而崩溃的时候,又有谁能把我从这思维的陷阱中拯救出来呢?
这是平成最后的夏天,也是我最后最后的暑假了。下一年的夏天,主题是毕业与出发;再下一年,或许就不再会有暑假的概念了,做一个研究生,日复一日地工作,直到挣得那个象征着无上光荣的“Doctor of Philosophy”。
这是平成最后的夏天,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刻。下一年,下一年世界还会是这样吗?中国的经济会好转还是会更坏?中美关系是会和解还是会更糟?大时代的小人物,也可以提前感知到风吹草动。大家都在问,“这个世界会好吗?”
这是平成最后的夏天,这是最好的夏天,这是最坏的夏天,这是绝望的时代,这是希望的时代。
因为,我有98%的概率被生活打败,可我会变得更强。
阪神线甲子园站:“98%的高中生球员在这里被打败,然后变得更强。”
Last modified on 2018-10-03